主页

以苏黎世照明为例,阐述城市照明规划原则

当许多城市争着创造壮观的夜景时,苏黎世的夜间照明却奉行谦逊的策略。世界上大量的城市中心在夜晚都被过度点亮了,各个建筑通过明亮的灯光、鲜明的对比或色彩缤纷的立面照明来吸引注意力。与这些城市相比,苏黎世的灯光规划注重用白光达到整体恰到好处的照度。这样的夜间场景并非经过简单的设计得来,而是基于详细的城市研究和精确特别定制的打光。在当地本土文化的背后有着各种技术上的支持。

以苏黎世照明为例,阐述城市照明规划原则 - 更多图片+ 7

Night view of Rudolf Brun Bridge. Photo by Georg Aerni. Image © Stadt Zürich

当太阳沉入苏黎世湖,一个整体协调的夜晚天际线便出现了。被选中的建筑以同等的姿态出现,清楚地体现了和谐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的准则。对多种公共,企业和宗教建筑进行的适度照度调节创造了和本土文化认同有着紧密的联系的人的尺度。建筑之间竞争成为最明亮和夸张的标志经常会给城市带来强度和力量的印象。然而,这么做必将干扰苏黎世位于阿尔卑斯地区的场地和传统。因此苏黎世的城市设计师使建筑在夜间进行尊重的对话。

在亮度、方向和色彩方面,建筑立面的照明令人联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波提切利(Botticelli)作品中的和谐感和极其敏感的对比。作为对比,在其他城市所见的有着耀眼光束的极致造型更像是明暗法绘画中的戏剧性光影变化,如同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作品。走低调谦逊的照明路线并非是对地区传统和旅游业漠不关心的表现。它反而是对一种独特风格的有意识培养,它与全球潮流分道扬镳,追求感性的交流方式。因此,比起使用四处可见的以力量、眩光和光污染为特点的泛光灯,这样的建筑物达到了一种更加敏感的品质 。苏黎世在夜晚敏感细腻的仪态离不开对城市照明周密的规划,和其中内含的对大尺度和地区身份的重视。

Waterfront illumination of Stadthausquai with Fraumünster Church and St. Peter Church, Zürich. Photo by Benno Tobler. Image © Stadt Zürich

对城市规划的概念起源于1960年代 William M.C. Lam 的著作《城市照明》(Lighting of Cities)。这个抽象概念的实施需要长期的坚持,并顾及到城市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和金融方面的挑战。里昂成为了一个带头的例子,在于1989年引入概念之后成功地将这个想法化为现实。之后,来自苏黎世的城市设计师来到里昂寻找启发。他们制定了名为《苏黎世照明规划》(Plan Lumière Zurich )的十年计划,在2004年得以实行。除了组织方面的事宜和决定分区,计划还包括了必要的视觉指导,它影响了苏黎世如今的夜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设计概念专注在照明空间,而非灯具展示。对“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概念运用导致了对黑暗的注重,比起获得更多的光照,这座城市反而偏爱不同的光照。这种方法同时带来了一些附带的积极影响:规划对环境因素予以尊重,并避免了光污染和眩光。苏黎世城市规划的另一个长处是对多层次品质和身份的重视。

Lighting of Münsterbrücke, bridge, Zürich. Photo by Juliet Haller. Image © Stadt Zürich

为了达到这些照明空间方面的目标,苏黎世设计团队为夜晚的照明选出了代表性的建筑。突出如桥梁、大会堂和教堂等地标建筑谨慎地提升了城市的协调性和地方身份。类似的,突出整条利马特河(Limmat River)对“少即是多”的策略来说并不适合。由于各种水面反射,这样做会引起太多视觉噪音。因此,照明集中在桥梁和单栋建筑上,而不是整个滨水立面。只有桥的侧面——有时也有底部——会接收到光照。苏黎世湖的滨水区域也类似地受到有保留的照明:历史建筑的立面作为树的背影被点亮,而树不受光照,呈现出剪影的姿态。由于所有的建筑都受白光,城市内部被一种中性的色彩联合起来。另外,对细状光束的洗墙灯之类的戏剧性照明的避免营造了一种沉静的照明氛围,为整个立面带来柔和的印象。为历史地标建筑准备的精确投映技术保证灯光只照明建筑表面而不会照到其他地方。

Façade lighting with projection at Zurich Opera House at Sechseläutenplatz. Photo by Juliet Haller. Image © Stadt Zürich

苏黎世歌剧院极好地展示了这种完善的立面投映技术的强大。它的照度保证了这座文化机构在繁忙的广场中宜人的风度,而不会为剧院带来不成比例的关注。多亏这种精准的投映,路上的行人不会受到任何眩光,因为建筑底部的光照被最小化,当降到视线水平时已渐变到柔和的光度。即使是向外看的观演观众也会获得高度的视觉舒适,因为投映蒙版阻止了照明光线进入窗户。这些蒙版在表皮和窗户间被明确切断。设计师同样将蒙版策略运用到屋顶和角落的大型雕塑上,从而避免了任何溢散光和光污染。

虽然灯具经常垂直于立面设置,造成了平滑的印象而不会有垂直的阴影线,苏黎世歌剧院的投映灯却是基于斜角的布置。这个技巧创造了更重的垂直阴影线,以此强调历史立面的造型。为了覆盖整座建筑,来自 Opticalight 的照明专家为主楼使用了四个投映灯。舞台以上的塔楼有另外四个灯以提升更远距离的可辨识度。在建筑前的行人水平,柱廊作为入口立面被用更高的亮度清楚地强调。

Position of projectors for Zurich Opera House. Image © Opticalight

苏黎世一览无遗的夜景用极简主义吸引着市民和游客,它和那些追求奇观式的照明概念和宣传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黎世娴熟地运用着瑞士式的低调风格。它的设计团队拒绝了专注于单栋建筑、为了立面的夸张造型而使用的大量洗墙灯或用色彩和亮度统治城市夜生活的诱惑。与此相反,苏黎世的城市照明规划有着将所有建筑群联系起来的愿景,并发散出本土身份的意识。

Illumination of Lindenhof wall, Zürich. Photo by Juliet Haller. Image © Stadt Zürich

事关照明(Light Matters)是《照明与空间》(light and space)杂志上一月一期的专栏,它由 Thomas Schielke 博士撰写。Schielke 博士生活于德国,他为建筑照明所着迷并担任照明公司 ERCO 的编辑。他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并参与合著了书籍《Light Perspectives》和《SuperLux》。点击 www.erco.com, www.arclighting.de 获取更多信息,或者在 @arcspaces关注他。

胡岚清

图片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关于这位作者
引用: Thomas Schielke. "以苏黎世照明为例,阐述城市照明规划原则" [How Zurich's Understated Night Lighting Strategy Enhances Local Identity] 18 2月 2018. ArchDaily. (Trans. Han, Shuang)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873437/su-li-shi-di-diao-de-ye-jian-zhao-ming-shi-ru-he-ti-sheng-di-fang-shen-fen-de>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